浙商银行举行高质量发展暨践行五篇大文章主题座谈会
8月14日,浙商银行在总行举行高质量发展暨践行五篇大文章主题座谈会。本次活动是浙商银行成立20周年媒体开放日系列活动第二场,旨在与社会各界就近年来浙商银行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深入践行五篇大文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简要回顾了近三年来浙商银行经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浙商银行在链式生态金融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他表示,当前金融业正面临“金融定位站位”的变局和“数字化”的变局,需要通过四大转变来积极应对,包括:服务对象要从企业融资向产业生态转变;服务能力要从依赖不动产、抵押担保向依赖数据、依赖算法转变;服务方式要从提供以牌照为中心的专项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转变;服务内涵要从“打猎式经营”向“种田式陪伴”转变。
他指出,链式生态金融是推动实现四大转变的有效路径,包含四个内涵要义,即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为主线、以场景为依托、以融合为导向。要推动金融业实现四个转变,落实链式生态金融四个内涵要义,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四轮驱动。一是坚持价值驱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从社会价值视角构建链式生态金融服务逻辑。二是坚持改革驱动,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链式生态金融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三是坚持组织驱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打造支撑链式生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组织架构。四是坚持数智驱动,系统推进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链式生态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会上,陆建强董事长还从健全科技金融全周期全方位服务体系,创新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从企业资产端入手打造以“善融资产池”为载体的流动性服务体系,迭代推出园区全场景综合金融服务,优化县域小微金融服务生态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浙商银行探索链式生态金融的实践与思考。
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介绍了近三年来浙商银行经营情况的积极变化,分享了践行“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经营策略的举措和成效。近三年,浙商银行累计实现营收1886亿,新增资产1万亿,不良贷款率三年来持续下降。三年来,浙商银行出清了存量历史风险、控制住了新增风险,改善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能力,股东分红比例稳定,经营效率、监管形象大幅提升。实践证明浙商银行这三年的发展是高质量的,是内生的,是集约的。
他指出,“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的经营策略自2022年6月提出并实施至今成效显著。6月末,全行弱敏感资产实现营收116.6亿,占比33%,较提出时提升近10个百分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增速近18%,高于全行营收增速11.7个百分点。弱周期行业资产方面,6月末弱周期行业贷款余额2237亿,不良率仅0.69%,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客户服务总量方面,去年CSA客户服务总量8万亿,两年多来实现绿色中收114亿。随着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的增长,非息收入占比达到1/3,有效对冲了息差收窄对利息净收入的不利影响。
他强调,浙商银行已把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进一步上升到经营理念的高度,后续将实施“1+8”决策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周期弱敏感经营理念的落地,同时进一步夯实负债的弱敏感、风险的弱敏感和客户的弱敏感,致力于实现穿越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浙商银行行长助理(拟任)侯波从践行“善本金融”理念,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扎实推进“321”经营导向智慧创收,全面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引导信贷资源重点投向相关领域等方面,介绍了浙商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现场,陆建强、张荣森、骆峰、侯波等总行行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券商分析师与媒体记者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问:“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将在浙商银行高质量发展中将体现怎样的作用?
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方式和理念,推动“以牌照为中心”的专项服务走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这个理念在带头践行金融顾问制度时就已埋下了种子。因此总行党委提出了此项改革,通过打通各个业务条线间的壁垒,打造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夯实客户基础,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问:浙商银行科创金融具体的服务模式和打法是怎样的?今年以来的成效如何?
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答:浙商银行的科创金融在市场上已具有一定影响力。2016年,我们推出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作为精准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品牌,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了10大场景16大专属产品,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构建“六专”体系从授信授权、评估评级、风险控制等方面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护航。截至目前,服务科创企业超1.5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000亿元。
问:“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如何促进浙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是怎么样?
行长张荣森答:“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经营策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走做大零售、普惠小微和供应链金融等小额分散资产,优先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弱周期行业,全心全意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道路,争取到2027年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要超40%,甚至将来会更高。
问:浙商银行基于怎样的战略提出了“四新”推动改革?又是如何执行的?
行长张荣森答:目前银行经营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同业竞争白热化等情况。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以“四新”推动改革。新理念,即经济周期弱敏感经营理念;新模式,即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新技术,即数字化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新人才,即与战略契合的高素质人才,以求激发发展新动能,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问:供应链金融如何帮助浙商银行实现错位竞争?目前取得的成效如何?
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骆峰答:供应链金融业务是链式生态金融、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几年已经成为我行获取基础客群、服务实体产业链、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行针对供应链上小微企业“小额、高频、跨区域、类信用”的融资特点,从三大角度实现错位竞争:一是组织架构支撑,二是客户定位差异,三是服务方式错位,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能力。
问:浙商银行业绩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主要原因或者动力在哪里?资产负债摆布策略与同业比优势特色在哪里?未来的打法是怎么样的?
行长助理(拟任)侯波答:在善本金融理念的支撑和经济周期弱敏感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我行通过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贯彻战略导向,落地“321”智慧经营的打法,“3”是资源重点投向小贷、零售、供应链金融,“2”是重点拓展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1”是持续压降付息率。未来我行资产负债配置策略整体上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久久为功,打造具有经济周期弱敏感特点的资产负债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