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水利重点领域改革 全国首笔取水权“双边登记”质押贷款在四川德阳落地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创新水利领域投融资体制机制,在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指导下,人民银行德阳市分行强化政策引领,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服务,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和特色金融产品研发,近期成功推动全国首笔“双边登记”的取水权质押贷款在德阳落地。
“取水权质押融资模式”是指取水用户将其合法取得的取水权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一种新型信贷产品。此前,在了解到广汉自来水公司因现有厂房升级改造、城市二次供水工程购置专业管网和设备更新换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后,兴业银行德阳分行以取水权为质押,采取“双边登记”模式,即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同时进行质押登记,于2023年末成功向该自来水公司发放贷款1.5亿元,专项用于企业节水工艺、技术升级改造资金所需。据了解,该笔贷款系全国首笔“双边登记”的取水权质押贷款,也是四川落实水利部、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又一创新举措。
在业务创办期间,人民银行德阳市分行加强与中国水权交易所、水利部门的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金融机构在企业取水及信用情况、水权质押、水权交易等关键环节堵点、难点问题,逐步探索出以取水贷为支点的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实践。指导兴业银行德阳分行按照“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的信贷服务原则,把企业融资列为“事关民生”的“优先级”项目,向上争取其总行、省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授信政策支持,协商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实现全国首笔取水权质押融资贷款,切实满足了企业进行节水技术升级改造的资金需求。
“双边登记”模式不仅有效释放了德阳水资源经济价值,也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经营,进一步发挥金融要素在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用好水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开辟了新途径,是金融服务用水权改革的新突破。下一步,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推动相关金融机构总结经验,积极从适用性强、操作简便、政策优惠、风控灵敏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水利领域融资模式。加强政策传导和典型经验推广,充分挖掘、释放该项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促进取水权质押贷款拓面增量降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