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 数字金融之桂银思考
2023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桂林银行认真贯彻学习会议精神,深入探讨领会五篇大文章内涵要义。
何为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生技术,加速开发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快速、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侧重于金融属性。通过线上化、智能化产品服务、系统工具,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从而有效支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涵盖的范围包括:
一是构建数字基建底座
数据资源是数字金融的基础,通过数据治理、数据建模、大数据、大模型等手段,融入各渠道及业务条线,通过量化指标评估效能,突出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据资产化。
二是加快数字技术运用
金融科技是数字金融的重要支撑,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开放、协作和融合打造智慧金融生态系统,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金融服务的金融模式。
三是开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既包括自身服务模式变革即数字化转型,也包括服务对象和渠道的扩大和延伸,以服务城乡居民和实体经济为落脚点呈现数字金融。
推进数字金融的重要意义
发展数字金融是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是金融强国的基石,是五篇大文章的“底座”。做好数字金融的意义包括:
一是提高金融服务效能
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空间和数量限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
二是降低服务成本
数字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降低交易和运营成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
三是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客户情况,从而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控制风险。
四是促进产业升级
数字金融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还包括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纵深推进数字金融下沉
擦亮服务乡村振兴品牌
桂林银行聚力打造“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向广大农村地区源源不断输送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助农终端机具向客户提供助农转账汇款、助农取款等基础普惠金融服务及社保、政务等公共性金融服务,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金融+社保/医疗/生活/政务”等“一揽子”便利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移动营销设备提供借记卡开卡、电子银行签约、储蓄产品购买等多种金融服务,特别是配合便携式社保卡即时制卡设备,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即可现场实现身份核验、照片采集、社保卡“立等可取”,让参保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社保和金融业务的“一站式”服务。截至2023年12月末,桂林银行已在广西农村地区开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近7000家,助农终端累计交易金额291.20亿元,累计交易量647.67万笔。
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桂银答卷
发展数字金融,是金融业融入数字时代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金融服务质效提升的必由之路。桂林银行坚持推进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强化复合型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聚焦数字化工具应用、数字生态运营、数字经济银政协同,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未来,桂林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进数字金融渠道建设,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供给,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四篇大文章提供基础性支撑,将金融成就美好生活的使命落到实处,为实现“深耕乡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桂银数字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