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当前,在电诈犯罪链条中,诈骗分子企图将诈骗钱款分散转入多个层级的他人银行账户中,掩饰诈骗钱款来源,以逃避公安机关追查。
因此,诈骗分子通常大肆收购或获取“银行卡”“电话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
什么是电诈“工具人”?
电诈“工具人”是一种比喻,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人员的统称。
电诈“工具人”常见形式
办贷款被利用刷流水洗钱
“马上放款,无需抵押,无需征信”,千万要警惕!别被利用成为洗钱的帮凶。
帮人转钱获取提成
诈骗分子以“帮助转账、日赚千元”为噱头招募人员,要求将资金转账至指定银行账户内,帮助完成非法资金转移。因此,帮人转钱获利不可取。
帮忙“引流”获利
“引流”是诈骗开始的“前端服务”。受害人被各类“引流”方式诱导加入指定微信群、QQ群或其他群组,而后被诈骗。其中,拉人进群环节费时费力,且不利于“隐蔽幕后”,所以许多电诈分子招募他人成为“引流”工具人。
兼职高薪“采购员”
高薪“兼职”、飞来“横财”?实际是电诈洗钱!
电费、话费等充值洗钱
电诈分子通过各类渠道发布“电费充值”“话费充值”“油卡充值”等所谓优惠充值服务,吸引用户购买。购买后,电诈分子通常会承诺“一周内到账”,缓冲时间内,完成非法资金的转移。
“工具人”安全吗?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信罪、诈骗罪共犯。
牢记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二要”。
防范电信诈骗“三不”: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
防范电信诈骗“二要”:转账汇款要核验;异常情况要报案(发现个人及他人被诈骗、或被利用帮助诈骗等情况后,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