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银行:“金融村官”助力美好“姜”来
当下,正是生姜收获的季节,西乡塘区坛洛镇同富村的姜农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收生姜。姜农们纷纷表示,增收致富在望,这还要感谢“金融村官”。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桂林银行在南宁市金融办的牵头下,同西乡塘区党委、政府三方联动,创新打造“党建+金融+”乡村振兴“西乡塘模式”,选派多名“金融村官”走村入户,通过送“贷”上门、送“技”下乡、联合共建“爱心超市”等,进一步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精准滴灌,为同富村生姜等特色产业、乡风文明建设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村官”与科技特派员来到田间地头了解生姜病害情况。记者 黄红锦 摄
“金融村官”送来“及时雨”
助力生姜产业旺
割叶、挖姜、剪枝、洗姜、装篓……在同富村姜农李升超的生姜种植园里,采收的生姜被麻利地打包,一箱箱装车运走,目的地是周边城镇及市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我今年种了20亩生姜,从6月22日采收到现在,除去人工等成本每亩能赚1万元左右。”李升超喜滋滋地说。
李升超说,自己种植生姜已有多年,投入很大,种子、肥料等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居高不下的支出一度让他很头疼。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金融村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实地考察后,为其发放15万元的农户生产贷,帮助他解决了资金难题。
“多亏了这15万元的支持,我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提到桂林银行送来的“及时雨”,李升超赞不绝口。利用这笔贷款,李升超今年多种了10亩生姜,增收致富不再是梦。
生姜长得好,资金不可少。“大量农户想发展生姜种植,却苦于缺资金。为了更好地支持生姜产业发展,2023年桂林银行对同富村完成了整村产业授信5000万元,覆盖农户149户,以‘金融活水’助农解‘姜’愁。”“金融村官”马能崎表示。
“金融活水”来,乡村产业旺。同富村村委副主任邓琪元说,同富村发展生姜等特色农业产业历史悠久,得益于桂林银行对同富村进行整村授信,目前同富村生姜种植农户已发展到129户,生姜种植面积近3000亩。生姜产业发展还充分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用于种植生姜的土地每亩流转价格在1500元至1800元,通过土地流转,村里近600户村民年均收入超5000元。到了采姜季节,生姜产业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村民帮助生姜种植大户采姜,一天收入300元至400元。
“金融+公益”下乡
“政银”联动促振兴
在同富村的生姜种植园,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莫海港正耐心地对姜农进行技术指导,为生姜“把脉问诊”。“我们与桂林银行携手,如果村民有技术指导服务需求,桂林银行会与我们直接对接,请我们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全过程、全周期的服务,护航生姜生产。”莫海港介绍。
近年来,为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质效,“金融村官”不仅与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合作,还携手西乡塘区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技术指导、举行种植技术培训会、提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村民理思路、选产业、送技术、送服务,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手把手传授先进实用的农业知识,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生产技能。如今,由“金融村官”和科技特派员组成的“金融+科技小分队”,足迹已遍布西乡塘区。
桂林银行还与西乡塘区各村委联合共建了24家“爱心超市”,以小积分推动乡风大文明。
“金融村官”为“爱心超市”添置可用积分兑换的物品。记者 黄红锦 摄
走进同富村的“爱心超市”可以看到,洗发水、洗衣液等各类生活用品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墙上张贴着兑换标准和兑换流程。“爱心超市”的设立,旨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通过维护村容环境、互帮互助等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用积分到超市兑换物品。桂林银行还结合农忙、节气等特点,与村委联合举办特色丰收节活动;为了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桂林银行还通过乡村振兴直播间积极助力农产品网上销售。
“‘生姜村’同富村只是桂林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们坚持把渠道铺设到村里,让资金下沉到村里,把‘金融村官’等人才选派到村里。在西乡塘片区,我们还完成了‘肉鸽村’武陵村、‘沃柑村’义平村等多个信用村的打造。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帮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让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留下来,让集体经济活起来,让村容村貌更美好、更和谐。”桂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今,在南宁广阔的乡村,一个个产业项目正形成框架,一条条“金融纽带”将其串珠成链,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