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农商行全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让群众端稳“肉盘子”
让群众端稳猪盘子
发展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截至2024年4月末,马山农商行累计发放生猪产业贷款8.27亿元,支持生猪养殖户1.6万户,为生猪养殖稳产保供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让群众端稳“肉盘子”。
推动服务下沉,支持生猪养殖
“回来吃饭咯!”黄承当对着山坡高亢地吆喝,声音一回落,上百头黑山猪从山坡四周飞奔聚集,对着“美食”大快朵颐。
地处大石山区的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加善村拉更屯,经济滞后,交通不便,但当地人黄承当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流转了拉更屯的两千多亩土地和山林,成立合作社,尝试在山区放养黑山猪。由于只喂五谷杂粮和青饲,饮用的是山泉水,黄承当饲养的黑山猪毛密鬃长、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一经上市立刻受到南宁、柳州等地消费者的青睐,供不应求。
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场冬天的大暴雨致使其猪场的500余头猪被冻死,损失惨重。在了解到黄承当的情况后,马山农商行积极推动服务下沉,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第一时间进行走访慰问,现场查看猪场情况,全面了解产业链条、养殖规模、资金需求、生产周期,采集存栏量、出栏量等重要生产数据,决定为其申请3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改善猪舍,解决黑山猪居住的难题。
在马山农商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温暖安全的猪舍很快建成,黑山猪的存栏数量也慢慢恢复到之前的养殖规模。现在,升级改造后的养殖基地存栏繁殖母猪120头,肉猪1500头,年出栏肉猪约1200头,年产值超500万元,合作社注册的“瑶山一品黑猪”品牌还被认定为“广西扶贫产品”。
加大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生猪养殖是马山县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
在上龙村东料屯,昔日的荒山变身现代化的养殖场,现代化、智能化生猪养殖技术为山村注入振兴活力,也为村民带来就业和发展生猪养殖的机会。
早在2018年,黄宁在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大康屯经营养猪场,因为养猪场科技含量高、综合收益好、带动效应强,黄宁的养猪事业蒸蒸日上。
打铁要趁热。今年,黄宁计划在上龙村投建新养猪场。在新项目开发中,他先行出资用于平整土地、圈舍修建等项目建设,但大部分前期投入后,黄大哥自有资金所剩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为切实帮助其解决融资“瓶颈”,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马山农商行将金融服务创新与生猪养殖有机结合,以“总对总”批量担保的方式为客户办理贷款业务,向其发放了200万元的小微担保贷款,从养殖源头上支持生猪养殖产业链发展。目前新场地已经建成,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参与生产经营,预计年出栏量可达8000头。
农业多贡献,生猪是关键。
下一步,马山农商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生猪稳产保供、转型升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优势,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为马山县不断提升“生猪”品牌影响力,擦亮做大马山县农业金字招牌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