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农信社:金融为竹编非遗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竹编工艺,是灵山县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民国时期,灵山竹编产品就已小有名气。2018年,灵山竹编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灵山农信社聚焦竹编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以金融之力激发非遗活力。
烟墩镇华兴工艺厂竹编手工艺品展示厅
在烟墩镇华兴工艺厂,20多名技艺精湛的手艺人熟练地拿起削好的竹篾来回在指尖扭转跳跃,通过剖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工序,将原本不起眼的单竹,逐步编织成竹箩、竹铲、竹车等别致的工艺品。“从我父亲那辈开始家中就从事竹编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我也从事这一行业十几年了。我们竹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多亏了灵山信用社的鼎力相助!”公司负责人朱波说道。
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走访竹编厂
在灵山农信社的支持下,烟墩镇华兴工艺厂已带动附近20多个村庄农民居家就业,竹编工艺品做好后经过华兴工艺厂远销国内外,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弘扬了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灵山农信社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做实做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系列工作,聚焦竹编非遗文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常态化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和金融政策宣介活动。量身定制快捷、优质、高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开通绿色通道。近三年,累计发放竹编贷款8779.9万元,为竹编企业及农户减费让利超80万元,以普惠金融充分挖掘非遗文化传统底蕴,精准滴灌非遗文化传承与焕新,助力灵山县竹编非遗名片更加闪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