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担公司:量化农户“轻资产”,拓宽渠道铺就“共富路”
5月9日,浙报集团潮新闻以《省农担公司:量化农户“轻资产”,拓宽渠道铺就“共富路”》为题,报道了公司促进共同富裕的做法。该报道是2024年度“浙家共富”财政促共富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报道之一,由浙江日报观察团赴全省各地,通过深度调研、记录报道,系统性、全方位、多角度总结阶段性成果。全文如下: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难题。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硬资产的农户来说,传统的贷款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为此,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公司”)以创新的担保模式和数字化手段,不仅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更为无数农业经营主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省农担公司通过担保增信,创新推出了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是全国农担体系首创。何为家庭财务报表?简单说就是通过采集利用农户信息,通过对农房、大棚、农作物等“轻资产”进行估值,对家庭收入进行测算,评估还款能力。农户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将家庭经营的各项投入、收入和支出等数据作为纳入财务报表的信息,成为融资的基础依据。这一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依赖,使得没有商品房、厂房等硬资产的农户也有机会获得融资支持。
这种融资担保服务,以其低门槛、低费率、纯信用、无抵质押的特点,成了广大农户的福音。想象一位勤劳的农民,他的双手种植着绿油油的庄稼,但因缺乏固定资产而无法获取传统银行贷款。如今,省农担公司根据他的情况编制家庭财务报表,便能够获得信用背书,轻松解决资金难题。至2023年末,这一模式累计支持了全省1.87万户扩中家庭,担保资金达53.2亿元,为这些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省农担公司还首创了“浙里担”数字担保应用,将担保业务搬到了线上平台,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和便捷性。农户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提交申请,不再需要往返于城乡之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省农担公司还多渠道采集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建设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出基于数字化的家庭财务报表融资担保模式,构建更具风险识别能力和担保增信能力的信用评价模型,进一步降低农户融资门槛。
据统计,全省范围内,省农担公司8年已累计为10万多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400多亿元的信贷资金担保,这些资金不仅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还用于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带动1.87万户扩中家庭每年增加近2万元的收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