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浙江>各地经济>详细内容

浙江在全国首创“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数字大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朱晶晶 发布时间:2024/05/24 点击数: 【字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开放和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力量。5月23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推进会在浙江举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分享了在全国首创“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数字大脑产品的成功经验。

  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出口总值2023年达到了3.5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外贸增长贡献居全国之首。浙江也是最早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的省份之一,创新建立了“风险预警+通报评议+特贸磋商+专题攻关”的全流程体系。而在全国首创的“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数字大脑产品,可以智能研判风险等级,自动生成预警报告,已累计为2万多家出口企业精准实时预警30余万次。

  在应对节日灯串出口欧盟市场案例中,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就通过“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缩短了预警时间链条,仅用两个小时完成了潜在召回风险识别、风险预警报告推送,企业根据预警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出口策略,成功避免了产品出口受阻。

  “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窗口期通常少于60天,只有精准快速识别潜在风险并告知企业,才能为企业赢得时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降低企业出口受阻的风险,浙江还建立了国内外标准法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国外产品召回、国际贸易信息等12个专题数据库,累计入库数据超过300万条;依托“浙江标准在线”、之江标准化智库等综合载体,为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服务,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红色、黄色预警60余项,涉及出口金额超6000亿美元。


终审:许玉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