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和美乡村,藏不住的“桃花源”
赏花观景、围炉煮茶……5月10日,在宁波宁海县强蛟镇骆家坑村,山坡上竞相绽放的大滨菊和绣球花吸引大批游客亲近自然,欢度乡村慢时光。
“这几天,过来游玩的团队挺多,车都没地方停。”骆家坑村村民马俊翔在村里开了一家“山海观光”烧烤店,聊起生意,眉宇间难掩喜悦。该村村干部骆春茂说,村民经营的十几家农家乐、民宿、咖啡店顾客盈门、生意火爆。
很难想象,如今山花烂漫的骆家坑村曾经环境脏乱差。
骆家坑的蝶变,是宁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强村富民,首先要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从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入手,宁波投入资金大力整治村庄环境。一些环境脏乱差的村庄向洁化、美化、艺术化转变,人居面貌焕然一新。
2023年,宁波开启深化新时代“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征程,以系统重塑、环境整治、风貌营造、内涵提升为主线,全域构建点上出彩、线上精彩、面上共美的和美乡村新格局,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都市乡村新图景。
小浃江两岸绿意葱茏、鲜花盛开,风景如画……暮春时节,记者走进宁波北仑区小港街道合兴村,一幅村美人和、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在“千万工程”的助力下,合兴村充分利用小浃江贯穿村落的自然优势,打造花池栈道、亲水露营等景点。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合兴村火热“出圈”。“每到节假日,我们村就成了网红打卡地。”合兴村党支部书记周如芬自豪地说,2024年村里还将实施14个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合兴村正朝着“乐居乐业乐游和美乡村”的目标大步向前。
据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市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2个、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0个、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53个、和美乡村达标村440个,累计创建省级未来乡村75个、艺术赋能村101个。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宁波注重全域乡村风貌的塑造和提升,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森林“五美”联创,跨县域打造“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11条,设计总长度1347.3公里,整体提升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推动城乡形象品质大跃升。这些风景线涉及10个区(县、市)的近500个建制村,让分散在各个村落的景点串联成线,把“盆景”变成“风景”。
和美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只有乡村产业兴旺起来,才能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乡村。
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安山村围绕“艺创安山·漫享生活”主题,组建强村公司,引进墅家、构城安屿、老樟树等农旅休闲项目,赋能农文旅产业一体式发展,每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强村富民”的乡村发展路径。
和安山村一样,一些乡村统筹利用乡村空间、地域文化等特色资源,做好乡村产业文章。同时把村庄整治和村庄经营相结合,让村庄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宁波镇海区澥浦镇打造具有文旅场景、具备主营业态、带动周边增收的乡村“共富工坊”,让美丽乡村聚人气、有活力。目前,当地已建成“共富工坊”11家,涵盖精品农业、乡村文创、农旅休闲等领域。
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宁波乡村实现了华丽蝶变。出去的人回来了,城里的人进来了,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宜居宜业的“乡野之梦”从蓝图变为现实。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推动各方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2024年起,宁波汇聚各方力量,计划每年打造100个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和美乡村典范样板,打响“乡村振兴看宁波、未来乡村在宁波”品牌。到4月底,2024年确定的100个和美乡村联创联建村已完成投资4.88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达33.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