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云南>云南产经>详细内容

一颗枇杷 ,从昭通永善出发

来源:昭通日报 作者:曹阜金 田朝艳 周万琴 兰波 田明 发布时间:2024/06/08 点击数: 【字体:

5月19日,“永善枇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正式发布。永善县种植枇杷历史悠久。永兴街道水田村有一株枇杷树,树龄已超过400年,至今仍亭亭如盖。目前,永善枇杷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4.5万吨,预计产值3.15亿元。

王仁海和他的枇杷山庄

5月19日上午10时,永兴街道玉笋村石笋三组村民王仁海的枇杷园里人声鼎沸,2024年永善“善果工匠”枇杷生产技术技能竞赛在玉笋山庄开赛。

20240607ab2e9d58c9384c62b2ef1ea855d738c8_20240607f08ac7c29f364a178ecea527cc2d8ad1选手们在采摘枇杷(2024年5月19日摄)。

这是永善第四届“乌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除了采摘枇杷,当天的竞赛还有定植、修剪的比拼。

出了果园,走进玉笋山庄。这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农家乐。房前屋后都是枇杷林,金黄色的枇杷在树上长势良好。

20240607ab2e9d58c9384c62b2ef1ea855d738c8_2024060738a672d17bc845778888b4f51544a4a1枇杷(2024年5月18日摄)。

2001年,永善县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站引进大五星枇杷在玉笋村试种,王仁海和其他村民带头种植,全村种了30亩。2010年,王仁海利用自家的房屋开了一家农家乐。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他扩大枇杷种植规模,一种就是两三亩。还自筹资金修路,让游客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山庄。枇杷熟了,来的人多了,王仁海的农家乐生意火了起来。现在,王仁海是村里的枇杷种植大户,20亩土地全部种上枇杷,年收入16万余元,农家乐每年也能收入20万元。

一颗枇杷富了一个村庄

5月的永善县玉笋村和双凤村,郁郁葱葱,果园成林。当下,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摘、分装枇杷,货运车辆来来往往,一车车又大又甜的枇杷从这里运出,销往全国各地。

20240607ab2e9d58c9384c62b2ef1ea855d738c8_20240607c4ddeeca01084658bdfd2edeadde0389永善县永兴街道玉笋村、双凤村(2024年5月18日摄)。

玉笋村是永善县最早种植枇杷的村。2002年,永善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选择在玉笋村推广种植“大五星 ”枇杷时,村民们顾虑重重,“枇杷3年才能挂果,占了土地,没了收入,种出来又卖给谁?”为了打消村民顾虑,玉笋村石笋三组小组长杨忠平带头种了1亩。3年后,枇杷挂果,又大又甜,销路不愁。从此,村民种植枇杷的积极性提高了。2012年,玉笋村种植枇杷2300亩,2023年扩大至3500亩,年收入3000多万元。

枇杷成了村民脱贫增收的“金果果”。以前玉笋村的房屋 90%是土坯房,青瓦泥墙,安全系数低,道路泥泞。如今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家家修起了砖混结构的小洋房,村组道路全面贯通,建起了鱼塘,开了8家农家乐。

“永善枇杷 ”成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枇杷改变了玉笋,玉笋也成就了枇杷。玉笋的“大五星 ”枇杷果大、皮薄肉厚、甜爽可口,引得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县城居民前来采摘,人流如织。永善县乘势而上,2014年5 月,在王仁海的玉笋山庄举办了首届枇杷节,2017年5月,又在这里举办了第二届枇杷节。

20240607ab2e9d58c9384c62b2ef1ea855d738c8_202406070fa1a00869d2414b8b823e55a06512ec“永善枇杷 ”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发布会现场(2024年5月19日摄)。

5月19日 ,在“永善枇杷 ”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礼鸿说,永善枇杷种植面积大、品质好、肉质细、产量高。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特有的土质条件和适宜的温差为枇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经过20多年的培育推广,永善枇杷种植已初具规模。截至2023年底,全县有枇杷面积8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达3.15亿元。

20240607ab2e9d58c9384c62b2ef1ea855d738c8_20240607ba05f6cc60e54779aecb6ab12ee4db73金灿灿、黄澄澄的枇杷(2024年5月18日摄)。

截至目前,永善县引进3家龙头企业,研发生产了枇杷膏等特色产品, 延长了枇杷产业链。2024年,永善先后举办了“迎在码口”“游在大兴”“乐在永善” 枇杷季系列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终审:邓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