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4000万元!云南昌宁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效益初显
眼下,正值“云甜1号”良种甜龙竹育苗的关键时期,走进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勐统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发展甜龙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云甜1号”良种甜龙竹育苗户李素钧的育苗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这边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整地、灌水、扦插,那边一排排绿油油长势正旺的苗圃地边,各地采购商的车辆正急切地等待装车运出,呈现出一幅热闹有序的“收获图”。
为抢抓农时,全力保障育苗的质量和数量,李素钧从3月初就开始育苗。作为有十多年甜龙竹育苗经验的他,在育苗、管理、销售等方面,始终都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
李素钧说:“我家每年育苗50万株左右,我的甜龙竹苗很受外地客商欢迎,主要销往海南、广西、广东、普洱、怒江等地,竹苗供不应求,今年已经完成育苗30余万株,预计全年育苗60万株,3月初培育的苗木现已陆续出圃。今年我与西双版纳恒龙国际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向公司供应保鲜竹节进行育苗,现已供应竹节20余万节,还需竹节30余万节,正在加班加点组织供应。”尽管离苗木出售还有2个月左右,但各地订单络绎不绝,今年李素钧家的甜龙竹苗和竹节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50万元,可为当地群众解决务工2000余人次。
来到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苗圃基地,远远望去,一个个单体育苗大棚像透明的“水晶宫”矗立在山洼里,棚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培土、育苗、浇水、覆膜等工作。
于2022年1月成立的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在勐统镇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市场”的模式,建成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1000余亩。在千亩基地的基础上,承包本地农户1200亩竹林,进行改良和抚育,扩大良种面积,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
据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苗圃基地技术负责人王文新介绍:“今年公司共搭建大棚20个,面积为5000平方米,预计育苗10万株,现已完成育苗6万株。”
来到一个宽敞的大棚里,里面竹苗整齐列队,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你们看,这个棚里的甜龙竹苗苗龄已经是20多天了,我们培育的苗木一般3天左右开始发芽,培育成活的苗木15天左右就全部生根发芽,我们对每一株苗都悉心照料,争取早出棚、早种植、早上市。”看着一排排翠绿的竹苗,王文新开心地说。
据了解,昌宁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各类竹子生长,是我国甜龙竹资源最为集中丰富和品质最优的地区。为使竹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昌宁县与西南林业大学开展合作,依托西南林业大学在竹类资源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联合开展甜龙竹良种培育研究,并得到国内多名权威专家和多家科研机构的支持。甜龙竹“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甜龙竹种源保护繁育基地”“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专家工作站”“国家林业草原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推广基地”等产业基地和科研站所,在勐统镇芒东山挂牌成立。
2014年“昌宁甜龙竹优良种源”获得省级良种认定;2017年,“甜龙竹优良种源培育与应用”被列为国家林业局100项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2022年,选育成功的“云甜1号”甜龙竹良种获国家级良种审定,是目前唯一的竹类国家级良种,鲜笋品质优,是唯一可以生食的优质“水果笋”;2023年,昌宁县荣获“中国甜笋之乡”称号。
昌宁县以育好“一根竹”,用好“一根竹”,做活“一根竹”为抓手,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竹林美、竹业兴、竹农富”为目标,通过专家助力、企业搭桥、基地引领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县范围大力发展甜龙竹种植产业,以勐统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甜龙竹产业的发展。
目前,昌宁县共有竹林面积14.92万亩,竹材蓄积量达13.31万吨,其中甜龙竹种植面积4.67万亩。2023年,产鲜甜竹笋2500吨,产值2500万元,出圃“云甜1号”竹苗130余万株,产值1600余万元,其他竹材销售收入100余万元,全年竹产业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随着甜龙竹苗的供不应求,甜龙竹育苗成为昌宁竹区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大群众育苗热情高涨,2024年以来,全县已培育甜龙竹苗100余万株,预计全年可出圃竹苗200万株,以往年市场价每株12元计算,可为群众增收2400万元。通过甜龙竹产业的探索发展,为山区群众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