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企业安静期”,太原这样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建立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度、探索“乡街统筹县域联检”涉企行政检查方式、对企业开展合规增值服务……日前,在太原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深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太原市司法局牵头并统筹相关部门,围绕试行“企业安静期”制度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以有力度、有温度的行政检查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行政检查“无事不扰”
创新“企业安静期”制度,规范涉企监管执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是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工作举措。今年5月,太原市被确定为全省“企业安静期”制度试点,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
什么是“企业安静期”?如何运行?一张清单一目了然。
各县、市、区政府及市司法局牵头,着手建立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度,在“安静期”内,除“事项清单+特殊情形”的行政检查,各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不进入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
清单上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要求明确行政检查事项名称、执法主体、实施机构、执法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时间安排及频次等内容,经合法合规审查后报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事项清单和特殊情形均向社会公开,实行动态管理。
此外,太原市司法局探索建立太原市“涉企查”平台及“涉企行政检查码”制度,根据备案情况和行政执法主体申请赋予行政检查码,对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可回溯管理和监督。
乡街统筹县域联检
在太原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吹哨报到”打通了基层治理体系的“中梗阻”。深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中,太原市深挖“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小店区、万柏林区和古交市试点开展“乡街统筹县域联检”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农业、应急管理7个领域先行先试,联合开展涉企行政检查。
试点乡镇街道高效整合涉企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检查、年度检查等各类检查,建立乡镇街道统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联动检查工作机制和检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有关行政执法主体联合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着力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
信用修复合规指导
如何将“末端执法”变为“前端服务”、转“检查”为“帮助”?在深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中,太原市在中北高新区和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探索开展“处罚决定+信用修复+合规指导”工作。太原市司法局协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局建立工作机制,对企业下发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下发信用修复告知书并指派公益性合规指导团队为企业开展合规指导工作,通过法治增值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合规经营。
此外,鼓励全市其他行政执法主体探索建立本领域合规增值服务机制,发挥行政执法教育引导功能,通过编制企业合规指导清单手册、开展公益性合规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预防+服务”的合规指导工作,打造主动服务、规范检查、无事不扰、包容审慎的行政执法环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