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山西>金融文化>详细内容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

来源:山西银行 发布时间:2024/07/17 点击数: 【字体:

1931—1937年,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国共有19个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初期,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大部分仍以国民政府“四行”(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为流通货币,其造成的后果:一是抗日根据地许多物资被国民政府用法币套购,造成根据地物资紧缺,经济停滞,社会不稳定;二是随着国统区通货膨胀日益加剧,法币严重贬值,面值增大,流通不便,影响到根据地的商品流通。市面上还流通其他省的地方流通券和各县自制的土票,造成财政经济十分混乱,严重地扰乱了根据地金融和商业贸易,助长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调剂军需支援抗日、防止敌伪钞的侵入和流通,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近40家金融机构,形成了自己的金融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金融组织随着根据地的发展逐步扩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二零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兴县农民银行。到1938年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1940年5月,以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成立了晋西北农民银行,后改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西北农民币,流通于晋绥地区。后晋绥边区与陕甘宁边区统一为西北解放区,该行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统称西北农民银行,西农币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统一本位币。1940年5月—1948年11月,西北农民银行共发行货币15种面额,26种票样,约3.8亿张,合计约为6439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717164003

西北农民银行币

微信图片_20240717164006

山西吕梁兴县西北农民银行印钞厂车间旧址

终审:徐梓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