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财信拓展融资担保业务出"实招"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胡羽 发布时间:2024/05/21 点击数: 【字体:

 “仅仅一年的时间,我们的担保业务规模便从2020年末的全省第14位,跃升第一梯队,并且保持了这一佳绩至今。”济宁财信融资担保集团董事长赵丽霞说。5月13日,“财金联动·担保赋能”全省政府性担保体系助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媒体行走进济宁财信融资担保集团,探访其发展背后的秘籍。

  财金联动

  在山东省内率先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

  “可以说,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在我们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致的作用。”据赵丽霞介绍,在加入体系之前,市级担保机构规模偏小,有效资产仅为3.6亿元,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县级担保机构虽然拥有高达4亿元的闲置资金,却因管理、人才配备不善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小散弱差”的格局,不仅限制了融资担保业务的拓展,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济宁市率先在全省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改革的核心在于体系重构,组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集团,将“山东财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济宁市财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改革的旗舰,逐步在县(市、区)设立分公司,并新设一家市级担保子公司,实现了业务的全面覆盖。同时,通过整合优化市县担保资源,吸收合并多家县级机构,释放了大量被闲置的担保资源,有效提升了资本金的使用效率。

  2022年4月,济宁市财政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以济宁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 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四项机制”,进一步激发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杠杆撬动作用,支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助企助农纾困、助力济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增信赋能。

  担保资源整合,意味着集中力量好办事,意味着发展根基已夯实。短短几年间,成效显著,如今公司本金增长至16.85亿元,有效净资产亦攀升至9.72亿元,比加入体系前大幅增加了6.12亿元。特别是在济宁市财政引导下吸收合并兖州惠金的创举,不仅开创了山东省融资担保机构合并的先例,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

 银担共舞

  与38家银行机构签订“二八”分险协议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推动下,银担合作也迎来了春天。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为链接银行和企业的桥梁纽带,推进银担‘二八’分险合作,是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关键点。”赵丽霞说。

  签署“二八分险”协议对于银担合作来说的意义何在?

  长期以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受制于相关规定,要求融资担保公司全额承担担保责任,加之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抵押物不足,一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低利率贷款产品难以落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如今,实现银行和担保公司共同分担担保责任,打破了自市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无分担比例的惯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更为深远,这在银担合作、融资担保行业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加入担保体系前,与济宁财信达成“二八”分险合作银行仅2家、额度1.5亿元。市县一体化改革不断强化了济宁财信融资担保集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这种影响力的增幅效应也不断显现。公司根据银行审批链条、权限,按照农商行、城商行、国有大行梯次推进的思路,召开银担 合作推进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包保,赴银行洽谈、推进银担“二八”分险合作协议的签订,打开银担分险合作局面。

  截至2024年3月底,济宁财信与包括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在内38家银行机构签订了“二八”分险协议,授信额度达487亿元,显著改善了银担合作环境,拓宽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

  从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到与银行签订担保责任共担协议,济宁市财信融资担保集团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对于下一步规划,赵丽霞表示,公司在突出融资担保主业的基础上,接力布局非融资担保业务,规划确定“担保+资产管理+应急转贷”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聚焦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灵活设置反担保措施,构建产品的多业态补充机制。通过目标客户标签化、产品体系多样化,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差异化的、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做到“客户有所需,财信有所应”。让中小企业主真正体会到“融资不再难、投资变简单”。


终审:admin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