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山东>企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走先行区 | 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变身”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几步?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张敏敏 发布时间:2024/05/16 点击数: 【字体:

“1983年,我们是一家以加工肠衣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经过41年,我们发展成为了一家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5月14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绅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绅联药业”)。

绅联药业是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先进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创板培育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看着这些闪亮的招牌,人们很难想到,这曾经是一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董事长刘建洋介绍,企业1983年建厂之初,是一家做肠衣加工的乡镇企业,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被迫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绅联的肠衣出口业务受到极大影响,为了生存,迫切需要新的利润增长点。受益于肠衣制造积累的上游货源,绅联把目标锁定在了肝素。肝素是一种临床用量极大的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透析治疗。更重要的是,肝素可以从猪小肠黏膜中提取。经过努力,企业从主要生产肠衣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到生产肝素为主的生物医药中间体,进行肝素钠粗品生产。

“猪小肠中,黏膜下层是做肠衣的主要原料,黏膜层则可以用来提取肝素。过去我们只做肠衣,剩下的东西就直接扔掉了,不仅获利少,还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于是我们就决定开始从肠衣里制取肝素。”董事长刘建洋介绍,“现在公司已经在肝素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肝素钠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5%。”

尝到转型甜头的刘建洋,主动带领企业积极谋求更高层次的转型。第二次转型是2015年,企业拿到了药品生产许可证,逐渐从生物医药中间体转型到原料药生产企业,成为真正的药品生产企业。2016年,企业向着研发眼科类药物进军,研发范围涵盖了眼科检查、散瞳、过敏、干眼症、青光眼、近视、弱视等一系列眼科用药。所研发药物有多种在评审眼科产品优于原研,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

第三次转型是从原料药生产企业转型到制剂生产企业,制剂文号预计2024年下半年度获批。

在企业转型、提质增效的过程中,科技研发功不可没。“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研发费用占最近一年销售收入的不低于5%,我们一年的研发投入是10%,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研发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刘建洋说。



终审:admin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