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遂潼“邻聚力”更强
在我国西南,发端于岷山之巅的涪江,经四川遂宁流进重庆潼南,串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轴心”。11月17日,“税看双城经济圈”媒体走基层活动来到重庆潼南,探访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通过深化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促进两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税务路径。
成本就低不就高,减少政策“温差”
重庆潼南、四川遂宁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历史同脉,共有超25万户经营主体。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聚集,具备整合提升、集群成链的发展基础。政策执行基本统一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
重庆潼南、四川遂宁税务部门结合实际,全面评估行业属性、后续管理、影响面等因素后,统一了汽车4S店、绿色生态小区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执行口径,帮助5户次企业享受税费优惠238万元,促进两地税收营商环境再优化。
该政策执行标准统一后,遂宁华星锦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遂潼两地受益最大的企业。“政策执行标准统一后,我们企业被列入鼓励类产业范围。从‘不能享受’到‘能享受’优惠,这当然好!”媒体走基层活动中,其负责人曾敏用数据说明,近三年,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200余万元,更集中精力做好产品推广和售后服务。今年1—10月,公司销售车辆546辆。
与此同时,2022年,川渝两地政府出台文件、调整政策,降低川渝两地8个车船税税目年基准税额,占车船税全部车辆税目的57%,实现两地车船税政策完全一致。在潼南、遂宁,两地税务部门联合建立符合享受车船税相关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清册,共进企业讲政策、辅导操作,帮助纳税人及时享受优惠。
近期,重庆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潼南分公司新增了2条省级公交线路和1条定制班线,16台承运车每天往返于遂潼之间。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雪娇介绍,公司目前有500多台车辆,其中398台车辆符合车船税减免征政策条件,每年能减免7万余元税款,这相当于20台车一年的保养费用。
9个“川渝通办”专窗,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11月17日,在潼南区办税服务厅“川渝通办”专窗,重庆佰思特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德高正在办理自己遂宁公司的涉税业务。
杨德高介绍,自己在潼南主要经营金属制品表面处理与加工,在遂宁也投资了两家公司。“现在基本不用两边跑了。进重庆、四川任何一个电子税务局就能办两边事。复杂一点的跨区业务,到任一边的办税服务厅也能办好,省了不少时间和路费。”杨德高说。
遂宁市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何其强表示,目前,遂潼税务部门在办税服务厅开设了9个“川渝通办”线下服务专窗,按照“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实行一套标准、一窗受理,确保跨区办税规范统一,无感衔接,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群众“两头跑”问题。同时,两地纳税人缴费人还可线上办理63项跨区域税费事项,办税缴费更加便捷。
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矛盾疑难“一站式”解决
在遂潼两地,税务部门联合组建了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努力从源头化解两地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涉税争议。
近日,潼南区的王先生即将年满60岁退休。之前他在遂宁生活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身体原因,子女接他回潼南生活。但在临近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时,才发现自己参保年限只有12年,未满15年,需补缴才能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想着到遂宁办理较麻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和家人来到了潼南区办税服务厅。在办税服务厅,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的调解员了解王先生的情况后,与遂宁市税务局取得联系,通过线上资料流转,帮助王先生完成了异地补缴业务,之后顺利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
潼南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赵妙希介绍,遂潼税务部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于今年4月联合在两地办税服务厅设立“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共派出59名税务人员、公职律师组建专家调解团队,采用“一站式受理、分级分类处理、平台内部流转、全流程跟踪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受理调处跨区域税费矛盾争议,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税费疑难问题,更大力度保护纳税人缴费人的合法权益。今年4-10月,遂潼税务累计帮助两地纳税人缴费人解决75个跨省税费疑难问题。
“同饮涪江水,遂潼一家亲。”潼南区、遂宁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入,两地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不断推进,带动经营主体活力更足,2021年至2023年10月,两地累计新增涉税经营主体6.2万户。遂潼税务部门将同心协力深化合作,全力服务遂潼五个一体化、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建设,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中作出更大税务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