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四川>各地经济>详细内容

汶川新桥村:大棚西瓜结出乡村振兴甜蜜果

来源:中新网四川 作者:伍排勇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数: 【字体: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0日电“哇,几天没进来看,西瓜已经这么大了。”“快来看,这个西瓜长得好漂亮,我今年要订购5个。”“为啥这个西瓜一棵苗上只能结一个瓜?”6月19日,走进汶川县威州镇新桥村位于村两委办公大楼旁边的种植大棚内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排排黑色地膜覆盖下的西瓜藤蔓顺势生长,一个个皮球大小的西瓜匀称光滑、圆润饱满地掩映在藤蔓间,长势良好。看到大棚内的西瓜已经陆续长大,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们异常兴奋。

 村两委和村民正在查看西瓜长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村两委和村民正在查看西瓜长势。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发展大棚设施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近年来,新桥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省林草局的对口帮扶下,去年在村里建起了占地400平米的农业产业大棚,并试种了羊肚菌、西瓜和蔬菜等,依托“一棚多种”的种植模式,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去年我们试种了西瓜,还比较成功,今年我们又购买320棵继续进行试种,目前来看,西瓜的长势还是可以,今年的西瓜应该能丰收。”新桥村村民徐昌勇说,自从村里建起大棚,在村两委的鼓励下尝试着对大棚进行试种管理。“以前我们主要是种植羊肚菌和大棚蔬菜,由于规模比较小,产值不算高,去年开始试种西瓜后,觉得这个大棚的效益还是很可观。”

为发展大棚西瓜种植,去年徐昌勇在远方从事西瓜种植的亲戚鼓励下,首次尝试着发展西瓜种植,在第一季羊肚菌成功采收后,第二季开始发展西瓜种植。让他意外的是通过试点,大棚西瓜获得丰收,让他对种植大棚西瓜信心倍增,今年他又从网上购买了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甜王”西瓜进行种植。

“去年的西瓜最大的有15斤,这个‘甜王’西瓜品种口感好,市场上很受欢迎,去年成熟后,一上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徐昌勇乐呵呵的说,在本地种植的西瓜,成熟上市后,左邻右舍,朋友们都纷纷前来购买,销路根本不愁。

通过远方种植西瓜亲戚的视频教学和网络学习,如今徐昌勇已经熟练掌握了西瓜种植技术。“你们看,这个瓜就是6月3号授粉,现在半个月就已经有足球大小了。”大棚内每个西瓜苗上,徐昌勇都用扑克牌进行了授粉日期标记,这样便于掌握每个瓜的成熟时间。

大棚种植西瓜长势良好。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棚种植西瓜长势良好。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不仅如此,为保障西瓜的品质,他严格控制每棵西瓜的结果情况。“一棵西瓜要保留三根瓜苗,十个叶片,在西瓜开花授粉后只能保留一个西瓜,这样所有的营养才能提供给西瓜,保障西瓜的口感。”熟练掌握种植技术的徐昌勇介绍,除了严控西瓜的数量,在种植上还专门购买了羊粪进行种植,同时采取生物防虫技术,严控农药、不催熟、自然生长优势,确保西瓜的品质。

“今年320棵西瓜苗成功后,每个西瓜最低能达到15斤一个,大的能达到20斤一个,预计产量在4500斤,按照去年3.5元价格计算,收入预计在1.5万元左右。”徐昌勇说,加上年初羊肚菌收入,一个占地0.5亩的大棚两季收入将达到2万元。

而今年,徐昌勇在发展西瓜种植上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利用一季西瓜采摘后的瓜苗再次培育,发展二季西瓜种植,争取让大棚的经济效益得到再次提高。

“我们新桥村河坝地带,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去年在省林草局的帮扶下,我们建起了选育大棚,主要是通过试点试种,培育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村民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增收致富。”新桥村第一书记何晓成介绍,通过发展大棚经济,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试种成功后将在全村进行推广,通过发展多元种植模式,让村民实现增收目标。

近年来,新桥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资源优势,围绕“谁来抓发展、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投、怎么管好钱”4个问题想办法、探路子。经过村两委引领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村里不仅建起了村集体停车场项目,还与白水村结对共建起新能源车辆4s店。目前,村集体经济资产达2000余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茧蝶变”,为打造“和美乡村”坚定了坚实基础。


终审:徐梓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