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
8月24日,全国第二单、中部地区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南昌签约。此次交易上犹县紫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7万吨,江西和润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以210万元购得等量碳排放指标。碳汇交易资金将用于该小流域后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在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产生碳汇的过程或能力。水土保持碳汇作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果的重要体现,其市场化交易是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有效途径。
为深化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研究,助力我国研究制定水土保持碳汇核算技术规范,上犹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上犹县通过开展样地植被、土壤和“空天地”多源遥感调查,确定紫阳小流域2002至2023年期间,通过实施人工造林、林木抚育管护等治理措施,碳汇量达到约19.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此次上犹县的碳汇交易,为我省推进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等实践提供了示范样本,也为全国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提供了典型经验。
成立工作专班,统筹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试点,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对接联络;委托相关专业机构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提供技术服务,并制订系统的技术方案,科学进行水土保持碳汇核算;积极对外开展学习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宣传,凝聚开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合力……上犹县水土保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犹县正多举措加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落地见效。
在交易现场,省水利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全省水利系统将加强水土保持碳汇提升能力基础研究,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上犹县紫阳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项目为典型,在全省范围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碳汇开发和交易,推动水土保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