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江苏>金融文化>详细内容

江宁横山:以文化惠民激荡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龙虎网 作者:陈志明 发布时间:2024/07/30 点击数: 【字体:

桑榆暮景,横山顶上的一抹晚霞,铺洒在原木色的长条凳上,舞台上灯光闪耀,投射在“黎明文艺社”几个字上,格外夺目……日前,江宁区横溪街道横山村文化惠民项目——黎明文艺社正式建成,这也是横山村繁荣乡村文化、以文化惠民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之一。

1938 年5月19日前后,由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先遣支队到达横山地区。“当时,我们村里就有一个舞台,作为新四军宣传抗战政策、凝聚民心的重要场所,就叫黎明文艺社,在横山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睹这个场馆复建,更加坚定了我传承弘扬横山红色文化的决心。”现年85岁的横山村红色讲解员刘维保说道。

如今,这座位于横山张公村科技馆二楼,面积73平方米,能同时容纳60人左右的场馆将继续承载着这份历史重任,成为横山村村民了解历史、休憩心灵的文化港湾。“我们老年大学夕阳红文艺队听说村里‘新’建了文艺社,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排练、演出都有了固定的场馆,非常开心。”横山村老年大学校长朱荣表示,文艺队将进一步发挥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让每位村民都成为横山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据了解,在重建黎明文艺社的过程中,横山村充分考虑村民需求,为黎明文艺社配备了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并设置了更衣室、候场区等板块。“文艺社旨在为村民们搭建一个专业的排练演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期待着有更多热爱文化的村民们在这里闪耀。”横山村党总支书记徐颂涛说道。

除了文化大舞台的搭建,横山村还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将文化惠民的理念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文化惠民 乐享横山——送戏下乡惠民活动”中,黄梅戏、歌曲、乐器演奏等“拿手好戏”赢得了村民的连连称赞。以文会友、以诗传情的森林诗会,以琅琅诗声和鸣新时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横山故事。


戏剧、舞蹈、音乐、曲艺、诗会等“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源源不断地送到,每逢传统节日,活动缤纷精彩,村民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仅映射出横山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更是横山村探索文化惠民“润心”实事的“微缩景观”。

在成为全国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横山村精心改造升级红色文化山、游客服务中心、中华饭店、张大娘鞋行、19.38公里军旅研学环线等红色文化体验空间,让红色文化融入其发展脉络,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向奔赴。走进“红色文化山”记者看到,两旁精编的红色故事,一键扫描听讲,抗日动员会、鸡冠岭战斗、烈士血洒后山头……仿佛穿越时空,历历在目,见证横山从“星火燎原”到“星火不灭”的峥嵘岁月。86年的风雨沧桑,江南抗日烽火中的“红”色精神,已深深融入横山村独特的文化底蕴。


播撒“红色火种”,讲好“红色故事”。看着自己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横山本地村民加入了家乡红色故事的讲解队伍中来。一支包含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青少年学生、返乡创业代表、村民代表等不同人群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的引导和老党员志愿者刘维保的带动下,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3次专业讲解员培训活动,我们希望锻造一支能讲、会讲、善讲的‘横山红’金牌讲解员队伍,让村民们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横山村第一驻村书记顾城说道。

“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和自豪,以后要更加致力于加入宣传家乡的队列中,做好文化工作,把横山村的知名度打响,让横山人民搭上致富的‘快车’,过上幸福的生活。”视频里,横山村AI数字人推介官刘维保的深情告白不仅在线上获得广泛关注,更深入到了横山村多个对外宣传活动的现场,AI技术的创新运用,正为横山的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完善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横山村正带领村民群众解锁红色美丽村庄文化传承发展的“密码”,共享幸福家园。



终审:伍龙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