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大年”的喜与愁
今年,苏州市吴中区的枇杷,正逢“大年”。
暮春初夏的太湖东山半岛和西山岛,山水之间俱鹅黄,林间金丸累累,满眼丰收景象。
5月15日后,白玉枇杷、青种枇杷大量上市。去年因秋冬季冻害导致枇杷严重减产,今年吴中枇杷的整体产量大幅增加。从供不应求到短期供过于求,短短一年之内,这种小地域高附加值水果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
枇杷“大年”里,果农、合作社、品牌种植企业、品牌销售商、电商经营者……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有着各自的喜与愁。其背后,是江苏农业特色产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的新变化,以及江苏乃至全国消费需求升级的新趋势。
“大年”之喜
5月中下旬的收获季,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枇杷果农清晨6点就上山采摘,当地几乎所有农户周末都在摘果装箱。无论乡镇还是村庄,每相距约500米就有一处物流快递收发站,人头攒动,货品几乎只有一种——枇杷。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协会秘书长叶国平也是忙碌的东山人之一,5月18日至19日的周末,他和家人一起在自家果园采摘了数百公斤枇杷。虽然辛苦,但每人都带着几分喜悦。
5月18日至19日,枇杷园集聚的东山环山公路,车龙绵延数公里。5月19日,太湖西山大桥从下午1点堵到晚上9点。车流里的绝大多数人,是为东西山枇杷而来。
苏州市吴中区是全国“四大枇杷产区”之一,目前枇杷种植面积4.6万余亩。由于太湖沿岸丘陵地区的小气候,产于东山半岛和西山岛的枇杷品质上乘,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知名度较高,附加值高于国内其他大多数地域。据吴中区农业农村局统计,相比去年的枇杷“特小年”,今年吴中区全域气候适宜,风调雨顺,基本无冻害,枇杷产量预计将超1.79万吨,同比增长三至四成。
作为吴中的最主要产区,去年东山镇枇杷总产量4580吨,产值3.94亿元,而今年总产量预计近万吨,约是去年的两倍,预计产值也将远超去年。
金庭镇今年枇杷种植面积约1.8万亩,据该镇农服中心预计,今年全镇枇杷总产量不低于7500吨,较往年大幅增加。
销售“新愁”
5月10日至今,宋甫林每天都在合作社和枇杷园之间奔波,手机几乎没有停歇过。作为东山镇果品协会会长、吴侬合作社的当家人,他这半个多月殚精竭虑的只有一件事——销售枇杷。销售旺季将进入尾声,他既要销售吴侬牌枇杷,也要为整个东山镇的果农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
5月中旬,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四宝就带着2500公斤枇杷去了北京马连道茶城,在碧螺春品牌专卖店“叫卖”。到5月23日,已售出约1500公斤。但他仍感忧虑:茶园里还有约3000公斤枇杷,要想赶在6月中旬前全部销掉,确实不易。
产量大增带来的是价格大落,市场销售的压力也大增,成为农企、合作社、果农这个丰产年的“新愁”。
据了解,在东山镇枇杷园,单果30克左右的一级白玉枇杷零售价仅40余元/公斤。电商平台上,东山最知名的吴侬牌白玉枇杷,一级1.5公斤礼盒装价格120元,单果40克以上的精品级2.5公斤礼盒装价格380元,分别折合每公斤80元、152元,这其中还包含快递成本。
据价格监测数据,今年苏州全市白玉枇杷收购价、零售价较去年降幅均超10%。收购端,同比下降12%至14%;零售端,同比下降约15%。
南京众彩果品市场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之一。在这里,苏州白玉枇杷主要以礼盒销售为主,上市初期批发价每盒110元至120元(每盒约1.25公斤);预计6月上旬将逐渐下降至每盒60元至70元。
去年因大幅减产,太湖东西山的枇杷售价高昂。白玉枇杷大中果零售价近140元/公斤,在苏州当地超市精品级白玉枇杷售价曾高达16元/个,折合高达400元/公斤。去年青种枇杷的最高售价也曾达到160元/公斤。因此,去年的吴中枇杷被网友称为“爱马仕”水果,普通消费者吃不起。
南京众彩果品市场业务拓展办公室主任王瑞分析,枇杷作为小众果品,季节性销售特征明显。每年4月至6月销售高峰期,主产区为福建、浙江、江苏。近年来,随着云南、四川的推广种植,其销售期几乎覆盖全年。他介绍,该市场2023年枇杷销量约1020吨,2024年1月至5月销量约920吨,预计全年可突破1500吨。
为帮助果农销售,苏州市吴中区政府部门已推出不少新举措。如上线“吴中甄选”电商小程序,塑造吴中地域农产品牌,作为优质枇杷网络推广销售的新平台;东山镇联合顺丰速运,利用“方舟40”无人机开辟枇杷季运输专线,计划每天飞行10个架次,苏浙沪最快6小时送达,国内259个城市48小时内送达。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周边城市游客赴苏州采摘枇杷,吴中区发布了《2024吴中区枇杷采摘热力图》和《2024吴中枇杷全指南地图》。此外,这个枇杷季,农文旅融合也在加速。东山和金庭两镇约350家备案民宿,均提供枇杷采摘、销售服务,以及枇杷膏、枇杷蜜等农副产品销售。
与此同时,由于今年枇杷量大价平,农产品电商平台、精品水果连锁店、大型品牌商超等也成为中高端枇杷销售的重要渠道。据悉,江苏最大规模草莓种植企业之一的溧水金色庄园,在其主要投资方果品连锁经销商“百果园”的支持下,已进入枇杷营销领域。
期待“延链”
包括吴中在内,我国枇杷主产区大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堪称“中国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代表之一。2020年,东山白沙枇杷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东山白沙枇杷首出国门,至今已连续3年出口新加坡。
目前,东山镇枇杷种植户约1.2万户,平均每户种植面积约2.5亩,户均收益近20万元,这在全国枇杷主产区并不多见。
由于枇杷鲜果不耐保存,这一产业亟待向下游食品加工、文旅业延伸,真正实现从“卖一季”到“卖四季”,如扩大生产枇杷蜜、枇杷膏,并增加枇杷饮、枇杷酒、枇杷糖、枇杷罐头、枇杷花茶、枇杷果脯等品类,以及经营民宿、做枇杷文创等,延长产业链。
小枇杷,大产业。这个产业不仅代表着中国园艺农业的升级和壮大,也承载着东西部丘陵地区农民富裕文明生活的新希望。科技、电商、品牌,或许孕育着引导枇杷业走出“大小年”市场起伏、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