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并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史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州农民银行为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事业,深受河南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滋养,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力量,并不断展现出丰富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新征程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对于全省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新县红旗飘飘雕塑 来源:河南日报
中原红色金融发展历程
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顽强而茁壮成长起来的,中原地区红色金融事业始终伴随着革命进程,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冀南银行、中州农民银行等作为红色金融的代表,在中原大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支援我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中原红色金融破土萌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成为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重点地区,整个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1930年10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在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成立。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随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迁到新集。1931年7月,更名为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发行货币、调节货币流通,吸收存款、代理金库,发放贷款、扶持工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在反对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出鄂豫皖,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停止经营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原红色金融逆境生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伪货币和地方杂钞泛滥,物价飞涨,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党中央决定允许在被隔断区设立地方银行。1939年10月,冀南银行在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成立。1940年6月,冀南银行冀鲁豫办事处在内黄县和清丰县交界处成立。1941年4月,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成立,并陆续在河南省境内成立信南、襄南等数个分行机构。冀南银行冀鲁豫办事处、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边区政府银行办事机构,坚决执行党的经济金融政策,制定货币发行方针和信贷政策,支持中州农民银行创建,为稳定物价、促进商品流动、保障抗战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州农民银行为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发展壮大,发挥了奠基立业的重要作用。为解决刚刚成立的中原解放区货币混杂流通、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等问题,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在中原解放区设立中州农民银行,发行中州币。部分区行和支行先于总行成立。1948年8月,中州农民银行总行初设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后迁至禹县(今禹州市)、郑州、武汉,设立县级以上分支机构121家。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逐步把各解放区银行改组为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1949年3月10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区行。同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中州农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同时成立,中州农民银行兼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实行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班子,两行联署下文。同年12月,中州农民银行职能进行转并,结束了历时19个月的光荣历史。
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在维护政权稳定、奠定物质基础、凝聚革命力量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以中州农民银行为典型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卓越的斗争智慧、奋发的开拓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蕴含着“听党指挥、信念坚定”“稳定货币、服务大局”“管理信贷、服务民生”“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等红色金融精神。
听党指挥、信念坚定。中原红色金融事业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落实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冀南银行冀鲁豫办事处,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银行、印钞机构经常转移,处于“悬崖上印票子,马背上办银行”的状态,红色金融工作者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在反“扫荡”中,常与敌人遭遇,不少同志为保护财产光荣牺牲。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州农民银行坚定追随党的脚步,服务党的革命事业,解放军打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立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为完成职能转换和顺利过渡,初期中州农民银行兼理人民银行业务,以中州币弥补人民币数量的不足,待时机成熟,中州农民银行转并为人民银行,顺利实现银行机构和人员的统一过渡。
稳定货币、服务大局。党的红色政权往往发端于偏远贫困地区,同时面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攻击。货币金融工作是党在经济领域对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的主动权。战争环境中,在缺资金、缺材料、缺设备、缺技术、缺经验的情况下,中州农民银行不畏艰难,用9个多月的时间较快实现了以中州币统一中原货币的目标,抑制了物价飞涨,稳定了中州币币值,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信任。接着又用9个多月时间,创新人民币统一货币的模式,实行中州币与人民币混合流通政策,以强有力的配合和支持协助人民币统一中原货币。中州农民银行存续的一年多时间里,始终坚持“钱袋子”服务“枪杆子”,以中州币和大量存款、贷款,有力支持了中原解放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并成为人民币南下的基地和后方。
管理信贷、服务民生。1948年10月后,河南境内大部分地区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结束,稳定货币、支援前线的同时,需要尽快恢复生产、保证军需民用。中州农民银行的存放贷业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牢扎根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围绕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生产、改善百姓生活开展业务。中州农民银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业务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存放款利率政策;制定农贷发放方针,以农贷促生产,用生产发展帮助穷苦群众渡过1949年灾荒;因地制宜创新开展折实贷款,平抑物价波动,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贷款等,支持元气大伤的工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是红色金融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中原红色金融工作者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每天守着“钱袋子”,经手大量的银元、钞票和物资,始终坚守克己奉公、干净履职、无私奉献的道德操守,是一支党充分信任的战斗群体。中州农民银行成立在偏僻而贫穷的农村,工作在茅棚、土坯房里,一手枪杆子,一手钱袋子,边战斗边工作。中州农民银行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培养了大量忠诚于党的事业、具有丰富金融管理实践经验的金融领导干部,如陈希愈(中州农民银行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绍禹(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第一任行长),为河南省金融系统留下了完备的机构体系,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金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干部基础。
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本质特征,擘画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金融实践中塑造形成的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核基因,也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文化支撑。当前,全省上下正在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需要全省金融系统持续传承好、弘扬好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大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金融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人民银行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统领全省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全省人民银行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保持正确方向。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和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金融工作的实绩实效上。
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金融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省人民银行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精准有效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进一步盘活存量、提升效能,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用足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三农”、民营小微、普惠养老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助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领导的红色金融事业起于人民、兴于人民,人民至上是红色金融的根和魂。人民银行承担着货币、支付、征信、国库、反洗钱、外汇等金融服务和管理法定职责,工作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人民银行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持续优化征信服务供给,扎实保障现金供应,有效发挥经理国库效能,不断提高央行金融服务水平;要深入推进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政策落实,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促进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更好服务全省高水平开放;要推动加大对拒收现金、制贩假币、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洗钱、地下钱庄等金融乱象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整治打击力度,协同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切实维护全省金融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培养忠诚、担当、专业、清廉的河南央行干部队伍。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河南金融工作和人民银行工作,要以金融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全省人民银行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旗帜鲜明在干部队伍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积极适应履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化业务培训,传承工匠精神,提高能力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勇当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干者、排头兵。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大力培养选拔担当有为的优秀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专业、清廉的高素质河南央行干部队伍,为全面高效履行职责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推动全省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创出新局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