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湖北>魅力湖北>详细内容

“青春造景”打开武汉文旅新空间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黄丽娟 朱家豪 发布时间:2024/08/05 点击数: 【字体:

7月19日晚,在摄影爱好者小万的镜头里,随着长江水位下降,“帽子树”重新出现在武昌江边,一名年轻人停好自行车,坐在树下观江景,形成一幅诗意画面。小万在朋友圈里写道:“‘帽子树’火了,大家来看到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城市火热的生活。”

近年来,武汉旅游人气高涨,成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之一。年轻人不再满足于游览传统景点,而是用脚步深入城市,去寻找,去感受,去分享。武汉长江大桥追落日的浪漫、黄鹤楼前一面红墙的古韵、江边“帽子树”的可爱、汉口巴公房子前的留影等纷纷火爆出圈,它们因“青春造景”而诞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一双双热爱生活的眼睛让平凡生活里的点滴日常成为“不平凡”,吸引着游客的同时,也让武汉市民重新去发现这座城市。

走进一处处“青年造”景点体验武汉新魅力,这背后体现出武汉各部门为城市更新付出的努力。


市民和游客观赏东湖凌波门晚霞。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通讯员肖高东 摄

  ■ “青春造景”成时尚

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寻找“出片地”

7月19日晚,24岁的郭嘉童循着社交媒体上发现的线索来到武昌江边“帽子树”下。他用手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随即分享到朋友圈,收获很多点赞和评论。

在社交媒体上,有摄影爱好者专门拍摄“帽子树”并分享拍摄技巧,“建议大家穿浅色系衣服,挺出片的”。一名游客分享旅游攻略:“来到“帽子树”下可以观江、看桥,对面还有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可以看火车头、绿皮车厢,也非常出片。”

在武汉,年轻人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通过社交媒体寻找新的景点,再不断发掘新的游玩方式。这种“青春造景”现象让原本并非景点的区域因年轻人的聚集而焕发出新的魅力。

7月份的一天傍晚,一群年轻人根据前些天在网上发现的旅游攻略,找到东湖绿道枫都山附近那棵被装上会转动“眼睛”的树,惊叹于这奇妙的创意,感受着城市中隐藏的浪漫。这棵树被称为“武汉第一棵会长眼睛的树”。原来,旁边的咖啡馆老板为这棵树装上了能360度缓慢转动的“眼睛”,安装LED灯后,树叶间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绿道上的行人,每晚吸引大批年轻游客前来观赏。

近年来,黄鹤楼前的红墙、东湖凌波门、汉口巴公房子、一棵孤独的树、“帽子树”、山海关路等点位,在年轻人追捧下逐渐从默默无闻变得异常热闹。对年轻人来说,这种通过社交媒体寻找新景点的方式,不仅是为了留下美丽的照片,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追求。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城市的新变化,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 城市漫步掀起热潮

  新旅游方式成就新景点

城市漫步,这种不再局限于游览传统景点,而是深入城市“肌理”、探寻未知与新奇的旅游方式,在武汉掀起一股热潮。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游览或者去传统景点看一看,更希望深入了解城市,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在网上积极分享。

7月18日起,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知音号》年轻演员在巴公房子前快闪热舞的短视频和照片,引来众多网友热议。在汉口鄱阳街和洞庭街交叉路口,百年老建筑巴公房子已成为全国各地年轻游客在汉口历史风貌区漫游的必来点位。

杭州“90后”游客詹子怡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她住在江边的酒店,计划这两天在汉口漫游。她参照社交媒体上的武汉旅游攻略,除了参观巴公房子,还要去山海关路、大智门火车站、天声街菜市场、郝梦龄路、洞庭街等处,它们都不是传统景点。如果天气热、走累了,她就在咖啡馆享受清凉。“我在这里既能看见百年老建筑,还能感受市民气息浓厚的里份,感觉十分独特。”在詹子怡的相机里,有巴公房子前放飞的气球、梧桐树荫下小推车上堆满的莲蓬、黎黄陂路上喝咖啡的年轻人、汉口江滩边的老房子。她说:“近距离接触武汉的人和生活,是City Walk(城市漫步)最吸引我的地方。”

城市漫步火爆,成就了武汉新的热门景点,也改变了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凌波门虽然只是东湖一隅,却凭借其独特的风光和氛围成为城市漫步者的“心头好”。武汉本土旅游达人小段凌晨4时30分起床,带着相机前往凌波门拍下美丽的日出、热闹的人群。清晨6时30分,她坐上公交车去山海关路,寻找儿时记忆中的油墩子,感受到这条美食街的火爆人气。“在一座城市漫步,就是静心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小段说,本地年轻人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时,不仅感受到老武汉的韵味和温度、触摸到城市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情怀,还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 青春造景+城市更新

  双向奔赴开辟武汉文旅新空间

来自山东的“90后”游客刘晓依的手机里,山海关路路面上带有汉口历史风貌特色的井盖、昙华林居民房8层楼高的涂鸦墙、洞庭街上的“微笑门”都是“创意满分”,“武汉的浪漫永不过时”。“青年造景”的热度其实并非从天而降。黄鹤楼前刷成的一面红墙、巴公房子的马路现场会、凌波门的深度改造、东湖被装上会转动“眼睛”的树,武汉各部门为这些旅游场景的更新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黄鹤楼前的红墙自2023年设立以来,武汉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客流量屡创新高。在红墙边与黄鹤楼同框成为不少外地年轻游客来汉的必定行程之一。而今,武昌区中华路街道专门在红墙前划出游客自拍区,不允许经营性摄影者进入该区域,并设置岗亭、安排专人随时帮助游客解决问题,同时新增了共享化妆间和母婴驿站,让游客感受到良好的服务。

年轻人与武汉的双向奔赴成就了武汉文化旅游热度持续高涨。业内人士认为,“青春造景”现象不仅展现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体现了城市更新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随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城市旅游的探索和发现行列中,武汉文化旅游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可能。


终审:伍龙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