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彩票公益金积极支持贵州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财政厅按照《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规定,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年省级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2021—2023年,贵州省筹集省级彩票公益金41.27亿元,投入全省社会公益事业薄弱领域,支持3619个项目建设,帮助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支持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助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推动全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实施2.31万户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失能等老年人改造生活场所、配置适老化家具。完成“十四五”5.65万户目标任务的40.9%,开展服务2.35万余人次。加快标准化养老机构建设。截至2023年底,支持全省72家养老机构实施标准化改造,按标准配置居室卫生间、洗浴间、康复训练室,养老护理床、助浴设备、轮椅、防滑地面等长期照护和康复护理设施。着力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鼓励和引导全省772家养老机构参加养老责任保险,投保养老机构占全省备案养老机构数的79%,投保床位数2.03万张,占全省备案入住床位数的82%。激励奖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地区。对贵州省政府通报表彰的遵义市汇川区、贵阳市南明区等8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地区予以奖补。
二是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转型,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优化提质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支持铜仁市儿童福利院、红花岗区儿童福利院等6家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在服务方式上由养育走向医疗康复,实现从“保生存”到“保发展”的转变。截至2023年底,全省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1202人;机构内养育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730人、困境儿童207人。创新转型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支持贵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创新转型,服务功能覆盖南明区等6个城区;支持德江县、锦屏县等7个儿童福利设施“双空白”县,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加快补齐儿童关爱服务设施短板,做好未成年人收留抚养工作。示范创建村(社区)“儿童之家”。支持在全省选取100个已建成的村(社区)“儿童之家”创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示范点,推动省市县共同做好“儿童之家”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课后托管,健康安全教育等服务所。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针对符合手术条件的0—18周岁孤儿或18周岁以上在校残疾孤儿开展医疗康复。已为全省符合手术条件的538名孤儿实施手术治疗,为2636名孤儿开展健康体检。实施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助学工程。2023年对全省高考录取高职大专以上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572人发放助学补助,资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三是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发展残疾人体育和文化事业。试点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模式。2021年支持遵义市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工作。目前,遵义市已建有1个470平方米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中心,在6个社区设立了常设租赁服务点,建立线上和线下服务机制,完成注册并审核通过1000余人,服务2146人次,为特殊困难群体减免费用80余万元。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整合全省现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资源,支持各地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行动。目前,“精康融合”行动已覆盖全省49个县,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到47%,累计为4261名患者提供了社区康复治疗。实施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床位扩充。以现有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为基础,重点支持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机构利用现有空闲房间进行提质改造。目前,全省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完成床位扩充233张。完善康复服务模式。实施“温暖贵州·伤残康复公益项目”,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展公益项目。已累计服务全省2400余名困难残疾人,其中安装假肢1200余具,救助性康复600余人,验配助听器600余台。开展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前,已累计为2957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支持贵州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已培训残疾人运动员274人次,年均培训天数均大于200天,支持参加2023年全国残疾人单项锦标赛及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支持开展全国助残日文化活动和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
四是支持建设惠民体育场馆设施,办人民满意的体育。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发展,累计支持全省156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689公里健身步道、63个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项目、30个社区智能驿站、120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9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功能场、1900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等建设;支持黔东南州“村超”“村BA”赛事举办及场馆安全设施建设,其中“村超”“村BA”火爆出圈出彩,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支持开展新年登高健身大会、“红红火火”过大年、多彩贵州”龙舟(独竹漂)等群众体育赛事系列活动;完成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打造全国首条综合性智慧赛道——铜仁智慧马拉松赛道。支持增强竞技体育实力。加强清镇训练基地的建设维护,支持自行车运动队、手球和橄榄球运动队、藤球运动队等省级与国家级的共建,培育提升贵州省竞技体育力量。做强优势项目,突出贵州山地民族体育特色优势,强化自行车、攀岩、皮划艇、街式滑板、射击、拳击、龙舟等户外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备战训练。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支持开展青少年体育组织创建和赛事活动及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毕节市成立国家足球青训中心,建立省级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做好游泳课进中小学、夯实青少年“三大球”振兴计划,组织开展篮球、排球训练营和省小篮球联赛(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贵州),开展9所幼儿体育试点园创建工作,举办“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花样跳绳项目比赛等活动。推动体旅产业发展。支持体育示范区建设,全省创建25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6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8个体育特色小镇、51个体育旅游示范点、打造“贵州体育旅游黄金线路”“遵义赤水·乌蒙体育旅游黄金线路”贵州黔东南“村BA”“村超”等8条体育旅游黄金路线、24个体育公园、5场体育旅游推广季活动、获得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30项、获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通过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五是支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支持补齐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帮助遵义市、铜仁市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累计新增建筑面积30811平方米,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060个;帮助余庆县、六枝特区、黔西市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帮助习水县第二人民医院、罗甸县人民医院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增加服务床位400张。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2023年支持贵州省应急临床救治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将增加公益性项目面积66075平方米,增加病床500张,实现年门急诊人数250万人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