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贵州>各地经济>详细内容

开阳经开区:从“磷”突破 老产业发“新”芽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秦声 发布时间:2024/06/05 点击数: 【字体:

开局关乎全局,起跑决定后程。

翻开一季度开阳经济开发区发展成绩单,“含金量”“含新量”不断飙升——

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4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17%;

开阳经济开发区

成功签约50万吨氨水及配套设施建设等4个项目,被确定为贵州省45家“重点开发区”之一。

被誉为“中国绿色磷都”的开阳,从“磷”突破,不断推进基础磷化工向精细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风口”产业,全面实现“富矿精开”。

产业规划布新局

开阳的磷化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以黄磷为代表的基础磷化工产业一直为该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因高耗能、高排放和化肥等下游产品相对过剩等因素,传统的磷化工业面临产能淘汰,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面对优质富集的磷矿资源,如何实现“富矿精开”?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开阳县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

该公司前身为贵州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主营黄磷生产销售。面临产业发展困境,该公司大胆涉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从一家传统磷化工企业成功转型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并成为贵州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

安达科技厂区

以安达科技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是近年来开阳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新能源电池“风口”,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开阳县以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基础磷化工产业园、精细磷化工产业园为核心,狠抓工业提质。

从“磷矿石”到“电池材料”,从传统工业转轨新能源赛道,开阳持续在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上精准发力,努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以贵州磷化、司尔特、川东等为龙头的高端磷肥,以清原、胜泽威、聚力生为代表的精细磷化工,以安达和中伟为主导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已成为开阳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要素保障强服务

“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是开阳经济开发区为入驻企业作出的承诺。

从土地出让,到规划条件下达、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预审、建设用地规划预审、建设工程规划预审,一般工业项目报批拿证以往需要6个月的时间。

“拿地即开工”的核心在于“拿地”过程中提前完成相关手续。开阳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动态储备不少于1000亩的工业用地和动态预留不低于30000平方米的工业用房,通过“审查前置、容缺办理、并联审批”降低企业手续办理成本,助力企业早投产、早见效,将企业发展推上“快车道”。

开阳储能电站

“为保障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用电需求,开阳经济开发区统筹协调市县供电部门围绕施工组织、搭火通电等进行全方位服务,仅用138天时间,建成110千伏19.1公里电力线路。”李栋说,中电建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200兆瓦/400兆瓦时),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59天。中伟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192天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中,项目建设速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份额,我们与企业双向奔赴、携手并行,全力跑出‘开阳加速度’。”李栋如是说。

创新机制激活水

“有人才有一切,拼发展就是拼人才。”

本着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开阳经济开发区坚持人才优先,不拘一格引才、育才、留才、用才,通过优化调整开发区内设机构设置,打破“大锅饭”和级别限制,实现“能上能下”的全员聘用。“除副县级以外的岗位均面向全县干部公开遴选。”开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栋说,“紧缺专业人才通过市场化招聘,同工同酬。”

李栋告诉记者,目前,开阳经济开发区引入第三方机构设立绩效考核系统,建立与绩效考核、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关联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KPI”考核指挥棒作用,让“铁工资”变为“活绩效”。

开阳经开区智能服务中心

开阳经济开发区聚力聚焦“人、财、权”三要素,在有效解决了“人”的问题后,开阳经济开发区还通过“基数留存、增量分成”及设置过渡期等方式优化财税机制,解决“钱”的问题;围绕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符合县情”的运营机制,厘清工作边界,建立“管委会+运营公司”的运营机制,解决“权”的问题,有序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终审:admin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