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广西>详细内容

钦州市财政局: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政策作用 助力水产养殖业发展

来源:广西财政厅 发布时间:2024/07/26 点击数: 【字体:

水产养殖一直是钦州的重要民生产业和特色产业,钦州市财政局积极运用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工具,以金融“活水”润泽水产“沃土”,有力支持市场主体破解难题,赋能产业振兴。

微信图片_20240726101536

发挥政策作用,引入金融“活水”提振产业信心。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财政金融协调支农机制作用,围绕金鲳鱼、大蚝、对虾等特色水产种类,聚焦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形态,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优化信贷审批放款机制,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担保产品,逐步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桂农担”系列产品,有效满足各类水产养殖经营主体的不同需求。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支持水产经营主体362户,投放信贷金额1.14亿元。

推进跨省协作,解决区外经营主体融资难题。近年来,通过引入和服务“浙商”发展小棚养殖技术,钦州迅速发展成为广西第二大对虾养殖区。为针对性解决“浙商”作为区外经营主体在广西缺乏有效抵质押和担保,难以在区内获取贷款的融资难点,钦州市财政局大力支持广西农担公司与浙江农担公司跨区协作,建立省级农担合力支持跨省经营农业主体的担保合作创新模式。借助浙江农担公司数字化风控排查服务,推动两家公司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业务信息互通。同时,降低“浙商”准入门槛,不再强调担保申请人在当地的有效资产,并将担保费年费率从0.8%降低至0.5%,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已实现放款近400万元。

完善体系机制,提升风险防控实现以稳促进。在建立渔业额度授信模型的过程中,钦州市财政局积极与广西农担公司配合,在前期水产项目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对“四大家鱼”、加州鲈鱼、刺眼鱼等主流淡水鱼,以及牛蛙、南美白对虾、金鲳鱼等重点养殖品种统一经营规模准入口径,建立起标准化、统一化授信模型。同时,坚持“总体布局、全面控制”的风险管理战略,建立覆盖全局、全程、全线、全员的“四全”风控体系,做到产品设计防范风险、看人看事识别风险、保前保后发现风险、清收保全化解风险,有力提升水产养殖产业风险管理服务水平。


终审:韦安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