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广西自然美人文美发展美 ——“相约三月三 浪漫广西行——全国重点新媒体看广西”主题采访活动走笔
三月南疆春风暖,八桂歌海乐如潮。
4月9日至14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相约三月三 浪漫广西行——全国重点新媒体看广西”主题采访活动在南宁、北海、钦州、百色、崇左等地深入开展。来自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5家重点新媒体的79名记者齐聚广西,探访边关秘境,寻趣浪漫滨海。所到之处,广西的民族团结、边疆安宁、乡村和美、开放包容以及发展潜力,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访团成员用笔触和镜头,创作了一批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媒体作品,向全国人民展示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分享广西三月三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传扬壮美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领略自然之美:山水壮美滨海浪漫
八桂山水,壮丽多姿。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被誉为南宁的“城市绿肺”,今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
第一次来广西,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记者胡筱娟就被南宁的满城绿意所吸引。她说:“南宁的绿化很漂亮。在青秀山风景区,紫红色的三角梅、明黄色的黄花风铃木……随便一拍都能出大片,爱了!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今有‘广西处处是桂林’的佳话,因此,我很想行遍广西,将这里的风景看个够。”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采访团成员所到之处,歌海如潮,美景不止。
在百色,采访团成员领略了中国西南部三大名泉之一、有七百多年历史的鹅泉美景。景区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色和美丽的传说,引得大家连连点赞。
在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德天跨国瀑布,美妙歌声萦绕耳边,游人摩肩接踵。采访团成员随着悠扬的伴奏和各族群众一同跳起民族舞蹈,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盛宴;乘竹筏近距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领略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他们深深地被广西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所震撼,要用更多的笔触和镜头讲好广西自然之美,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广西故事”。
滨海风光,浪漫多情。
采访团来到“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北海涠洲岛,春暖花开、海水清澈、景致怡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盛景,让记者们感受到北部湾海域的生态之美。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频道记者许辉说:“从塞上江南到南国滨海,从北边到南边,跨越千里,感受到祖国的地域辽阔,体验到滨海的怡人风光。这次从涠洲岛出海虽然没有看到布氏鲸,但仍感受到北部湾的生态之美,感受到祖国南部海域的壮阔美丽。”
品味人文之美:非遗缤纷传承匠心
八桂人文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中国馆藏的1600多面铜鼓中,有770多面来自广西,因此广西也被称为“铜鼓之乡”。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有一件王牌馆藏——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鼓云雷纹大铜鼓。
之前,南方日报记者叶绮涵已通过书本和朋友间接了解壮族文化。这次她走进展馆,得以体验敲打壮族铜鼓。独特的鼓声令在场的媒体记者很是好奇,纷纷上前体验。“第一次这么深入地接触广西的壮族文化,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都在诉说着千百年的历史。馆藏里还有不少世界之最、民族之光,这些历史文化、藏品、史册资料等正是少数民族极为宝贵的财富。相信广西的民族文化、人文风情一定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时尚潮流。”
壮族特色的铜鼓文化、制造工艺,让采访团成员惊叹不已。而国家级非遗项目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的精致和细腻,更让记者们感受到匠心精神。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采访团成员在钦州聆听古陶历史、体验制作技艺,感受坭兴陶魅力。山西日报社记者刘聪发现,钦州特色的陶土成就了精美的坭兴陶,山西特色的泥土也出品了绛州澄泥砚。她说:“由土到器,工艺制作蕴藏着一份匠心精神与浪漫情怀。非遗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西就从煤矿这类题材开发出文创产品。广西的民族资源太丰富了,可以通过多元创意、融入人文情怀,讲好非遗文创的生动故事,让地方特色文化更为生动,更吸引人。”
从浪漫滨海到壮美边关,多彩非遗无处不在。中国首个岩画类遗产、广西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令人惊艳;靖西市绣球制作技艺引人关注、惹人羡慕。
不少采访团成员表示,他们工作所在地也有不少非遗项目,广西的经验值得学习,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感知发展之美:创新求变奋发图强
哔哩哔哩up主PARK DAEIL(音译朴大一)来自韩国,13年前到北京留学,毕业后留在四川工作,近几年他通过柳州螺蛳粉、“广西公文包”与广西结缘,却是首次来到广西。记者注意到,6天的行程,朴大一成为采访团的“开心果”之一,时时调动着大家的兴奋神经,一路欢声笑语。
“原来以为南宁只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情的城市,没想到高楼林立,既有异域特色的东盟商务区,又有‘高大上’的企业总部基地,是一个面向东盟的现代化都市,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这里不仅是民歌眷恋的家园,也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朴大一说,要以自己的方式介绍更多的韩国朋友到广西创业、游玩。
在一路探访中,像朴大一一样,采访团成员深深感受着广西创新求变、奋发图强的韧劲和力量。
今日的北部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是自治区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记者冯盛雍说:“北部湾是重庆经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的主要出海口。我一直关注的是今后一列列铁海联运班列抵达出海口时,自动化码头如何通过自动化、智慧化来快速消化运能。”
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智慧港口创新中心,冯盛雍从工作人员展示的创新应用成果中找到了答案,他感叹道:“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能方面处处体现高水平,我感受到了广西人民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的蓬勃朝气。”
郝众淼是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记者,也是第一次来广西,对德保矮马产业很感兴趣。他说,“宁夏也有矮马,我很关注德保如何通过‘小矮马’带动‘大产业’。”
“我们采取建保种场、保种基地以及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等举措保护德保矮马资源。同时通过德保矮马王国景区和建立标准型德保矮马繁育园、迷你型德保矮马繁育园、运动型德保矮马繁育园的‘一区多园’模式,提升矮马产业经济效益。”德保县相关负责人向采访团展示了一串数据:目前,全县建有7个矮马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1个矮马原种场,矮马数量发展到3700多匹。
在边走边看、边听边记中,采访团成员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
……
产业兴,百业旺。从边关到滨海,一系列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深入推进,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广西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潮,一幅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民族团结进步繁荣之花愈开愈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