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安徽>政府信息项目>详细内容

淮北市做好科技人才“引育留”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来源:淮北新闻网 作者:俞晓萌 刘燕 发布时间:2024/06/14 点击数: 【字体:

  关键数字:

  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已拥有外籍专家31人,A类外籍高端人才4人;开展企校共育,实施“大院大所”项目40余项;动态调整“人才贷”企业库,已有47家企业获“人才贷”支持1.90亿元。

  新闻重点:

  实施贯通引才、统筹育才、服务留才的“三位一体”模式,政企校协同配合,进一步激活人才创新活力。

  数字背后:

  淮北市做好“引育留”,促进科技人才队伍成长,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今年以来,淮北市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工作,坚持实施贯通引才、统筹育才、服务留才的“三位一体”模式,政企校协同配合,进一步激活人才创新活力,为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良禽择木而栖。为加大人才扶持政策力度,今年淮北市印发《淮北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按照2000万元、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150万元分五档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对产生重大贡献的团队,在引进条件和支持措施上实行“一事一议”。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原则,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出台《淮北市“人才飞地”管理办法》,支持企业在南京、合肥等创新要素集聚地设立“人才飞地”,截至目前已拥有外籍专家31人,A类外籍高端人才4人。

  重视人才培育,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人才横向培养式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企校共育,实施“大院大所”项目40余项,沪苏浙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交易额3958万元,为企业发展培养科技人才。建立科技人才数据库,在现有3037名科技人才中,省科技厅认定的双链融合专员13人。组织科技人才参加技术培训,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20余场,推荐安徽和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6名负责人参加“千人特训营”。

  引才为先,留用为本。市科技局制定《淮北市科技局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制度》,出台《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编印《淮北市科技创新工作手册(2024版)》,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业务支持。动态调整“人才贷”企业库,截至目前已有47家企业获“人才贷”支持1.90亿元。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好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将人才留下,全市现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3家,2023年淮北市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数量位居全省第三、皖北并列第一。


终审:许玉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